快轉到主要內容

Tor 洋蔥路由、Hidden Service 原理解析

·3746 字· loading · loading ·
Computer-Science Tor
目錄
不用知道對方 IP 也能連線,以及架設隱藏於網路中的服務...

Tor 及 Tor Hidden Service 有別於傳統 HTTP 協定的特點
#

  • 高度匿蹤性:伺服器與客戶端雙方皆不需要知道對方 IP 位置即可連線,中間經過層層節點轉發,這也導致連接速度延遲較高。
  • 加密的流量:多節點轉發的機制,以及分散式的對照表管理,使得MITM (中間人攻擊)幾乎不可能發生,流量打從一開始就已經加密直至目的地才解密。
  • 仰賴節點服務:這項技術依賴世界各地的自願者架設 Tor 節點,以完整這張 Tor 鏈路網。
  • 公鑰雜湊即網域:洋蔥路由的隱藏服務頂級域為「.onion」,其網域是一串經過 Hash 運算的公鑰,算法通常是SHA-3雜湊搭配Ed25519簽章。

Onion Routing (洋蔥鏈路)
#

每個節點都來自世界各地的自願者,這些節點都有自己的公鑰與私鑰。

Tor Routing 示意動畫
Tor Routing 示意動畫

加密
#

  1. 當 Client 想傳送加密訊息給Target節點時,Client從眾多的 Tor 節點中選擇ABC作為中繼節點。
  2. Client將原始訊息經過Target節點的公鑰加密,將密文附上Target節點的 IP 後,再使用C節點的公鑰加密,接著再將加密後的訊息附上C節點的 IP 後,經過B節點的公鑰加密,最後再附上B節點的 IP 並透過A節點的公鑰加密,之後發送給A節點。

解密
#

  1. A節點收到加密訊息後,用自身私鑰解密,獲得B節點的 IP 以及密文,將密文轉發給B節點,接著B節點用自身私鑰解密後得到密文及C節點 IP,然後轉發至C節點,C節點再用自身私鑰解密後,獲得密文及Target節點 IP,最後轉發至Target節點。
  2. Target節點用自身私鑰解密,獲得原始訊息。

整個過程中繼節點僅會知道前後節點的 IP,但不會知道訊息內容與目的地,而目標節點Target也只會得到上個中繼節點的 IP 以及原始訊息,但不會知道來源為何。

而上述的洋蔥鏈路還有一個問題尚未解決,也就是當Client節點要發送訊息給目標節點Target時,必須知道Target節點的 IP 位置,這也就表示服務端不會是Target節點,否則就失去隱藏伺服端 IP 的目的了。


特殊節點
#

  • Guard Relay (入口節點):表示客戶端進入 Tor 鏈路的首個節點。由於層層加密的原因,入口節點並不會知道客戶端的目的地以及原始訊息,不過因為是唯一與客戶端 IP 直接接觸的節點,因此許多入口節點是執法單位刻意架設的 Honey Pot
  • Middle Relay (中繼節點):協助轉發 Tor 流量的中間節點,是混淆流量來源的重要角色。
  • Exit Relay (出口節點):該節點僅用於由 Tor 訪問外部互聯網時的流量,是作為 Tor 鏈路上的最後一個節點,用於將 Tor 流量轉發至一般互聯網。(若僅訪問 Tor 隱藏服務則不會經過該節點)
  • Introduction Point (介紹節點):用於將客戶端導向至伺服端所指定之反向鏈路的節點。(稍後介紹)
  • Directory Nodes (目錄節點):用於存放與管理Service Descriptor (服務描述符)。(稍後介紹)
  • Rendezvous Point (會合節點):由客戶端提供,指定伺服端回應的位置。(稍後介紹)

分散式雜湊表 (DHT, Distributed Hash Table)
#

在開始介紹 Tor 隱藏服務的核心概念前,先來說一個分散式管理的概念 - 分散式雜湊表 (DHT, Distributed Hash Table)。這是一種用於點對點傳輸的架構,適合擁有大量節點的環境。

(若還不知道什麼是「Hash (雜湊)」,可以觀看我之前的文章「Encode、Encrypt and Hash are different!」)

在一個點對點的環境當中,節點各自會有一張Routing Table (路由表)用於記錄其他節點的 IP 位置與 hash 值(可能來自公鑰)。

但這張表中所記錄的節點並非隨機,而是會選擇與其本身「最接近」的節點(這邊的接近並指現實距離)。

何謂「接近」?如何計算節點間的距離?

  • 首先 hash 值本身就是數字(通常以 16 進制表示),以 SHA-1 運算所產出的 hash 值來說,長度為 160 bits,也就是說該 hash 的有效範圍在 0 ~ 2^160 之間,是一個非常大的數。
  • 節點本身會有一組 hash,可能來自公鑰,或者 IP 位置等(具體看系統如何設計),在獲取別的節點的 hash 值後,會將其比對自身 hash 值,並挑選出較為接近的節點後記錄於路由表中。這張表會持續更新,若發現表中的某個節點無法連線時,也會對其進行刪除。

這麼一來就賦予了節點之間「距離」的關係,也可以透過路由表來持續更新,以記錄與自身節點較為接近的節點列表。

(還是不理解的朋友,請自行翻閱資料或觀看維基百科「分散式雜湊表」,該概念在後續提到時不再進行解釋)


Tor Hidden Service (Tor 隱藏服務)
#

Tor 提供了一項技術叫做「Tor Hidden Service (Tor 隱藏服務)」,該服務可以將伺服端的 IP 位置隱藏,並提供用戶透過 Tor 鏈路連接。

這是一個衍伸的協定,必須透過特殊的瀏覽器連接,大多數傳統的瀏覽器是不支援 Tor 路由的(「Brave Browser」內建支援),Tor 有屬於自己專屬的瀏覽器,叫做「Tor Browser」。

具體步驟如下:

公布網域、公鑰與鏈路資訊
#

  1. 伺服端生成一對公私鑰,並將公鑰進行 Hash 運算後加上「.onion」作為 Tor 隱藏服務之網址。
  2. 伺服端生成反向鏈路,該步驟與上述的洋蔥路由原理一致,只是終點為自身服務的 IP 位置,因此任何人有該反向鏈路即可連接至伺服端主機。
  3. 伺服端隨機挑選幾個節點作為「Introduction Point (介紹節點)」,並使用洋蔥鏈路將自身的公鑰以及步驟二所生成的反向鏈路對其進行數位簽章後一同發送給介紹節點。由於過程是由洋蔥鏈路發送,因此介紹節點也不會知道隱藏服務真正的位置,並且介紹節點可以透過公鑰驗證其簽名。(若不知道何為數位簽章,可以觀看我之前的文章「非對稱加密 (Asymmetric Cryptography)」)
  4. 伺服端生成Service Descriptor (服務描述符),其中包含步驟三所挑選的介紹節點之列表以及自身公鑰數位簽章有效期限,由於該資訊是會定期更新的,因此需要給予有效期限來聲明資訊生命週期。接著透過先前 DHT 技術所提到節點距離計算的方式,挑選幾個與該服務公鑰之 hash 值相近的節點,將服務描述符發送給這些節點。這些節點會檢查該服務公鑰之 hash 值與自身節點的距離,並檢查自身路由表中是否有離該 hash 值更近距離的節點,如果有,則會將從伺服端所接收到的資訊轉傳給該節點,並且後續節點將持續該步驟,直到找不到更近的節點後記錄在路由表中;如果沒有,且距離相對該節點與路由表中的節點更遠,這時該節點可能依舊會保留,又或者會轉傳給其他節點嘗試繼續尋找更近的節點,這取決於許多因素,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客戶端請求隱藏服務
#

  1. 客戶端可以向中繼節點們查詢隱藏服務網址上的公鑰 hash 值,這些節點會依照與先前步驟一樣的方式找到相近且有紀錄該 hash 值的節點,接著回傳該服務的服務描述符
  2. 由於伺服端也需要回應客戶端,因此客戶端在向伺服端發送請求前,會先隨機找尋一個中繼節點作為「Rendezvous Point (會合節點)」,使伺服器能夠回傳訊息。客戶端與會合節點建立連線,並提供一條反向鏈路,該鏈路會有一個叫做「會合識別符 (Rendezvous Cookie)」的唯一識別碼,相當於給鏈路取名(官方上對格式的說明是「an arbitrary 20-byte value, chosen randomly by the client」),接著介紹節點便會在會合表 (Rendezvous Table)中記錄會合辨識符所對應的反向鏈路
  3. 客戶端從服務描述符中獲取該服務之介紹節點列表,隨機選擇一個介紹節點,並透過洋蔥鏈路與其建立連線,且除了發送請求外,還會生成臨時加密用的公鑰(與傳統 SSL 類似),附上臨時公鑰與步驟二中提到的會合節點 IP會合識別符給伺服端做回應使用。當然,這些資訊也都經過伺服端公鑰加密,且過程皆經由洋蔥鏈路收發,所以即便是介紹節點,也不知道客戶端與伺服端的 IP 位置。
  4. 介紹節點接收到客戶端請求後,將客戶端的請求透過先前伺服端給的反向鏈路轉發至伺服端。
  5. 伺服端收到請求後透過自身私鑰解密,獲取客戶端請求資訊。

隱藏服務回應客戶端
#

  1. 伺服端處理請求後,將回應訊息透過客戶端提供的臨時金鑰加密,附帶客戶端提供的會合識別符,一同發送至會合節點作為回應(p.s. 連接客戶端提供之會合節點的過程也是經過洋蔥鏈路的)。
  2. 會合節點透過會合識別符得知客戶端的反向鏈路,將訊息轉發至客戶端指定之鏈路。
  3. 客戶端從自己建立的反向鏈路中收到伺服端的回應,透過方才生成的臨時公鑰所對應的密鑰解密後獲得原始回應訊息。

客戶端連接一般互聯網
#

Tor 並不僅是設計用於封閉的洋蔥網絡,你也可以透過 Tor 鏈路訪問一般的互聯網站點。

當你嘗試在 Tor 瀏覽器中訪問互聯網站點時,該 Tor 鏈路會將終點的前一個節點選擇「Exit Relay (出口節點)」而非介紹節點,並且一樣會附帶會合節點 IP會合識別符給出口節點,出口節點會將其記錄於會合表中,而在出口節點之後的流量便是處於一般的互聯網,出口節點正常發送請求至伺服端站點,並將伺服端回應透過客戶端生成的金鑰加密後,連同會合識別符一同發送給會合節點,後續皆與隱藏服務流程相同。

這個出口節點等同承擔了用戶的最終流量,通常也伴隨著更高的風險,因此用戶的架設意願通常會相較一般中繼節點更低。


結語
#

至此 Tor 的通訊原理就解釋得差不多了,不禁感慨該技術在背後隱藏著如此多的技術及架構設計,下次在使用時,如果覺得速度很慢,別忘記世界各地的節點們正努力的幫你傳接流量。


References
#

Alpaca
作者
Alpaca
No one can stop my feet.

相關文章

Mosquitto | 讓 JS 也支援 MQTT
·2262 字· loading · loading
Computer-Science MQTT Websocket
非常好用的 MQTT Server,還支援 Websocket 協定轉發!
Javascript Location Properties
·272 字· loading · loading
Computer-Science Javascript
How to get infomations of URL on javascript?
解決 Ubuntu 進入「Emergency Mode」的問題
·607 字· loading · loading
Computer-Science Ubuntu
這通常是因為磁區掛載時遇到嚴重錯誤導致的。
如何在 Docker 中訪問主機 USB ?
·540 字· loading · loading
Computer-Science Docker USB
How to run "sudo" command without typing password?
·289 字· loading · loading
Computer-Science Ubuntu
Make your username able to run "sudo" without password.
Line Flex Message 在 iPhone 上出現「錯誤 無法正常執行!」
·659 字· loading · loading
Computer-Science Line Bot IPhone

在開發 Line Bot 時,若有使用到 Flex Message,可能會踩到這個坑。